春来打仗真艰难,孤城一天比一天悬。敌人围得像月晕,我军布阵似鱼鳞。黄沙滚滚总来袭,白羽令旗挥不停。带伤照样冲前线,流血也要守城墙。忠心坚定谁能敌,意志如钢不会移。可惜没人传消息,满腹良策难实施。
公元756年,安史之乱的叛军接连占领了洛阳和长安,控制了中原和关中这些富庶地区。当时,已经退位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在四川避难。唐肃宗在西北地区调集了安西、北庭、陇右、河西等边防部队,同时联合回纥军队,开始筹划收复长安和洛阳两座都城的军事行动。
没过多久,唐军在香积寺大战中勉强打败叛军,夺回了长安和关中一带。这样一来,双方就形成了唐军在西边、叛军在东边的僵持状态。唐军占领的西部地区资源匮乏,主要靠从江淮地区运送物资补给。只要能截断这条补给线,唐军不用打就会自己垮掉。
就这样,叛军头子安庆绪派出手下猛将尹子琦,带着同罗、突厥、奚族这些外族最厉害的18万精兵,去打战略要地睢阳。睢阳这地方可不简单,它正好卡在大运河汴河段的中间,是江南江北的重要门户。要是这儿丢了,运河一断,叛军就能把江南的钱粮物资全给掐断,朝廷军队没了江淮这块财源,那可就彻底完蛋了。
展开剩余62%那时候睢阳城的太守是许远,城里还有张巡带领的3000士兵。加上许远的部队,守城总兵力达到7000人。许远觉得自己打仗的本事比不上张巡,就主动把城防指挥权和自己的人马都交给张巡管,自己专心负责给守军搞粮食。这样张巡就成了睢阳守军的总指挥。趁着叛军刚到、还没站稳脚跟,张巡派手下大将雷万春和南霁云带着突击队偷袭叛军,在宁陵北边把叛军杨朝宗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,杀了20个叛军将领,消灭了一万多敌人。这一仗打赢后,守城将士们的士气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。
后来叛军学聪明了,不再贸然进攻,而是等所有部队到齐后,集中优势兵力围攻睢阳城。他们发动了二十多次大规模攻势,但每次都被张巡巧妙化解,城下堆满了叛军士兵的尸体。
叛军连续攻打城池都没能成功,于是改变策略,决定把睢阳城团团围住。他们在城外挖了好几道又深又宽的壕沟,完全阻断了城里和外面的往来,想用断粮的办法把守军困死。由于睢阳城里本来就没多少存粮,被围困久了之后,城里闹起了可怕的饥荒。士兵们饿得只能啃树皮、吃纸张充饥,活下来的守军只剩下一千多人。但就算到了这个地步,张巡仍然带着大家顽强抵抗。为了鼓舞士气,他甚至狠心杀掉自己的小妾,让士兵们分着吃,场面真是惨不忍睹。
十月初九这天,睢阳城终于撑不住了。叛军围城十个月后发动了最后的总攻。城里守军饿得连武器都拿不动,叛军没费什么劲就攻了进来。张巡和许远被活捉后,叛军佩服他们的硬骨头想劝降,但两人宁死不屈,最终都英勇就义了。
睢阳保卫战中,张巡带领七千唐朝士兵死守城池,对抗十八万叛军长达十个月。这场惨烈的战斗让叛军损失了十二万人,元气大伤。睢阳城破仅仅十天后,唐军就夺回了洛阳,彻底扭转了战局。眼看要被唐军包抄,叛军不得不放弃付出十二万条性命才攻下的睢阳城。他们原本想夺取江淮地区的战略计划就此泡汤。可以说,正是张巡的拼死抵抗,为大唐王朝延续了将近150年的国运,这样的壮举实在令人敬佩!
发布于:陕西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